化工学院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
发布时间:2025-10-09   访问次数:10   作者:马剑剑

为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,9月30日下午,化工学院于实验十六楼108会议室召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。学校教务处处长朱学栋和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许志美莅临指导,学院院长徐至、副院长周兴贵与吴艳阳、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各系主任参会,会议由吴艳阳主持。

会议伊始,吴艳阳围绕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与核心目标作开篇阐述。她强调,后续修订需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与学校整体规划,进一步强化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,确保人才输出与行业需求、时代发展同频共振,为后续方案优化明确了总体方向。强化人才培养定位、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规划。

随后,各系主任依次汇报了化学工程与工艺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、油气储运工程和轻化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细节。汇报内容涵盖专业发展概况、特色优势、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框架,全面呈现各专业当前培养模式,为后续研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素材。

在交流指导环节,与会领导与专家结合时代需求与专业实际,提出针对性建议。朱学栋指出技术赋能传统化工行业已成趋势,化工类人才培养需主动适应时代变革,聚焦“厚基础、强实践、富创新、宽视野”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,通过推进专业优化、数智赋能、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,全力打造“化工+AI”拔尖人才培养高地。许志美建议借鉴国际先进人才培养经验,在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上推陈出新:一方面修订核心课程教学大纲、更新教材内容,另一方面优化选修课程体系,确保人才培养与新时代要求精准对接。周兴贵从课程建设实操层面提出建议,强调需科学规划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结构,明确必修、选修课程边界以剔除内容重复环节;同时,课程设置需融入数字化元素、强化专业交叉,兼顾前沿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,为学生成长搭建更优质的知识体系。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也围绕方案细节展开深入讨论,贡献诸多建设性意见。

会议最后,徐至作总结讲话。他表示,AI+ 时代为化工学科人才培养带来机遇与挑战,本次研讨会有效凝聚了各方共识,为明确培养方案修订的目标与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他要求四个本科专业结合本次会议专家意见,紧扣拔尖人才培养核心目标,进一步制定科学前瞻的改革方案,细化课程改革举措,以方案修订为契机,推动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质的有效提升。